Skip to main content
PS_banner_01aPS_banner_01b
列 印 頁 面
 

消 化 性 潰 瘍 癒 合 藥 物

 
 
 

引言


消化性潰瘍是食道(食道潰瘍)、胃(胃潰瘍)和腸道上部(十二指腸潰瘍)的內層膜出現傷口。消化道有一層黏膜保護,以免受酸的侵蝕。如酸量增加或黏膜液減少,就會出現潰瘍,酸會侵蝕消化道的內壁,形成疼痛的傷口。病人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如消化道出血、阻塞或破裂。

消化性潰瘍最普遍的徵狀是腹痛。典型的情況是,在肚臍至胸骨之間的任何部位感到痛楚,而痛楚可能在晚上空腹時加劇。其他較不普遍的徵狀包括消化不良、胃灼熱、噁心、吐血、糞便呈黑色、食慾不振和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消化性潰瘍通常由幽門螺旋菌感染,或經常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一類止痛藥)而引起。此外,很多因素,如吸煙、飲用酒精飲料、不良飲食習慣和不受控制的壓力,都會增加患上消化性潰瘍的風險。

  Contraception
 

返回最頂

 
 

治療


生活模式方面的建議
生活模式的因素,如飲食和壓力,可能令潰瘍的徵狀惡化。相反,健康的生活模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可有助潰瘍癒合,例如:

  1. 少食多餐,以及定時進食。
  2. 避免辛辣和過於油膩的食物,以免刺激腸道。
  3. 不要吸煙,以及避免飲用酒精和刺激性飲料,如咖啡和濃茶。
  4. 喝牛奶和進食奶類食品能有助紓緩痛楚。
  5. 避免一些引起壓力和緊張的情況。
  6. 定期運動也有助放鬆心情。
 
 

返回最頂

 
 

消化性潰瘍藥物



你應徵詢醫生或其他醫護人員有關合適的消化性潰瘍治療的建議。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主要取決於病因是幽門螺旋菌感染、非類固醇消炎藥抑或兩者同時引起。如消化性潰瘍是由幽門螺旋菌感染引起,消滅細菌治療涉及服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和抗分泌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如消化性潰瘍是由非類固醇消炎藥引起,在可能情況應該停止服用該類藥物,以及建議使用為期一至兩個月的抗分泌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或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療程。如消化性潰瘍是由非頪固醇消炎藥和幽門螺旋菌感染同時引起,則會使用為期兩個月的質子泵抑制劑和一個療程的消滅細菌治療。其他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包括制酸劑和細胞保護劑。

1. 抗生素

如患上由幽門螺旋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你需要服用2至3種抗生素和1種質子泵抑制劑。有很好的證據證明,這種消滅細菌療法能夠同時幫助潰瘍癒合和預防復發,對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尤其有效。常用的抗生素是亞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四環素。這些都是處方藥物,並有多種不同劑型,如藥片和膠囊。

2. 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藉阻斷胃壁細胞負責分泌酸的質子泵,直接抑制胃酸製造,從而促進潰瘍癒合。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製造的成效較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強。質子泵抑制劑包括在藥劑師監督下在藥房售賣的藥物奧美拉唑,以及處方藥物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和唉索他拉唑。這些藥物有多種不同劑型,如藥片、膠囊和針劑。

 

3. 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

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藉阻斷組織胺的作用而抑制胃酸分泌。組織胺是由身體製造並刺激胃酸分泌的蛋白質。例子包括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和呋喃硝胺。這些都是非處方藥物,並有多種不同劑型,如藥片、膠囊、糖漿和針劑。

4. 制酸劑

制酸劑不能癒合潰瘍,但可中和胃部已存在的酸,因此能夠紓緩或消除胃壁和潰瘍部位的刺激和腐蝕,提供快速紓緩痛楚。制酸劑通常在兩餐之間或睡前服用,因胃酸過多的徵狀通常在這些時間出現。常見非處方制酸劑的例子有氫氧化鋁、三矽酸鎂、碳酸鈣和碳酸氫鈉,都是以咀嚼片和水劑的形式口服。

5. 細胞保護劑

細胞保護劑有助保護胃部和小腸的壁膜組織。這類藥物包括處方藥物前列腺素衍生物,這些衍生物,對於壁細胞產生直接作用,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進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癒合。米索前列醇是其中一個例子,以藥片形式口服。此外,非處方藥物螯合物和絡合物也屬於細胞保護劑。螯合物和絡合物與蛋白質形成黏附的複合物,覆蓋潰瘍的表面,以保護表面免受胃酸繼續酸侵蝕,並促進癒合。硫糖鋁是其中一個例子,有藥片和懸浮液的劑型。

 

返回最頂

 
 

消化性潰瘍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和注意事項

藥物類別
 
常見副作用
 
注意事項
 
1. 抗生素
亞莫西林
  • 皮疹
  • 腸胃道的副作用如腹瀉、噁心、嘔吐
  • 如出現皮疹,應停止服藥
  • 患有腺熱、淋巴球白血病或愛滋病者慎用
  • 對青霉素過敏的病人忌用
克拉霉素
  • 輕微的腸胃不適,如噁心、嘔吐、腹部不適和腹瀉
  • 嗅覺和味覺失調
  • 口腔炎
  • 舌炎
  • 頭痛
  • 重症肌無力症或腎或肝功能損害患者慎用
  • 孕婦忌用
甲硝唑
  • 輕微的腸胃不適,如噁心和嘔吐
  • 有令人反感的金屬味
  • 舌苔
  • 口腔黏膜炎
  • 厭食
  • 避免飲用酒精飲料
  • 患有血質不調、中央神經系統疾病和嚴重肝功能損害患者慎用
  • 孕婦忌用
四環素
  • 腸胃道的副作用,如腹瀉、噁心和嘔吐
  • 吞咽困難
  • 食道刺激
  • 光敏感
  • 過敏反應
  • 皮膚色素沉着
  • 用足夠水份服藥以防止食道潰瘍
  • 與制酸劑、礦物質(如鈣和鐵質)及牛奶相隔2至3小時服用
  • 孕婦或餵哺母乳期間的婦女和12歲以下的兒童不宜服用
  • 急性卟啉症患者忌用
  • 腎或肝功能損害、重症肌無力症和紅斑狼瘡患者慎用
  • 避免陽光直射
2. 質子泵抑制劑
  • 腸胃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和便秘
  • 頭痛
  • 紅疹
  • 痕癢
  • 頭暈
  • 疲勞
  • 口乾
  • 周邊水腫
  • 肝功能損害患者慎用
  • 骨質疏鬆症風險較高的病人應保持攝取足夠的鈣和維他命D
3. 組織胺二型受體對抗劑
  • 腹瀉
  • 頭暈
  • 疲勞
  • 頭痛
  • 紅疹
  • 餵哺母乳期間的婦女避免使用西咪替丁
  • 肝功能損害患者慎用西咪替丁
  • 西咪替丁可減少對某些藥物(如酮康唑)的吸收,並抑制很多藥物的肝臟代謝(如苯妥英、口服抗凝血劑)。避免混合使用這些藥物或慎用
4. 制酸劑
  • 鋁鹽傾向引起便秘,而鎂鹽傾向引起腹瀉
  • 制酸劑與其他藥物相隔2至3小時服用,以減少相互作用
  • 必須控制鈉攝取量的患者(如患有心臟衰竭、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肝硬化或懷孕),避免服用碳酸氫鈉
5. 細胞保護劑
米索前列醇
  • 腹瀉
  • 其他腸胃不適,如腹痛、消化不良、腸胃氣脹、噁心和嘔吐
  • 增加子宮收縮和陰道異常出血
  • 紅疹
  • 頭痛
  • 頭暈
  • 孕婦和計劃懷孕的婦女忌用
  • 炎症腸道疾病患者慎用
硫糖鋁
  • 便秘
  • 其他腸胃不適,如腹瀉、噁心、消化不良、腸胃氣脹
  • 頭暈
  • 頭痛
  • 腎功能損害患者慎用
 

返回最頂

 
 

服用消化性潰瘍藥物的一般須知


  • 有很多因素都可能會影響潰瘍癒合。健康的生活模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可加速潰瘍的癒合。

  • 消化性潰瘍藥物最好在醫生指示下服用,而且病人應遵循治療方案。

  • 對於幽門螺旋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應在治療至少四星期後進行測試(最好是尿素呼吸試驗),以確定已消滅細菌。

  • 你應知道正在服用的藥物名稱及劑量。依據標籤或說明書的指示服藥。留意可能引致的副作用,如問題持續,應徵詢醫生的建議。

  • 如治療期間痛楚持續,應與醫生商討其他合適的治療。

 
 

返回最頂

 
 

與你的醫生溝通


  • 應向醫生徵詢最佳的治療方案。你的醫生會因應你的情況及對藥物的反應,使用最適當的藥物。

  • 告知你的醫生有關你的醫療紀錄及正在服用的藥物,因其他藥物可能會與消化性潰瘍藥物有相互作用,而且某些疾病可能須採取特別預防措施。

  • 如懷疑你身體出現的任何嚴重副作用與你的消化性潰瘍藥物有關,應盡早向醫生查詢。

  • 除非醫護專業人員建議,否則切勿根據健康產品的聲稱,自行選用該產品來治理消化性潰瘍。

 

 

返回最頂

 
 

藥物的貯存

藥物應存放在陰涼及乾燥的地方。除非藥物標籤上列明,否則藥物不應貯存在雪櫃內。此外,藥物應妥善存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兒童誤服。

 

 

返回最頂

 
 

更多關於處理消化性潰瘍藥物的資料

請參考以下連結,以索取更多關於處理消化性潰瘍的訊息:
http://www.cheu.gov.hk/b5/info/otherdiseases_02.htm

 

 

返回最頂


 
藥物辦公室特此鳴謝衞生署專業發展及質素保證,以及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對撰寫本文章作出寶貴的貢獻。
 



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2013年2月

 

 

 

back